随着助孕技术和促排卵药物的使用,以及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的患者个体的差异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作为促排卵治疗中常见的医源性并发症是不能完全避免的。据相关报道:在一般接受促排卵治疗的患者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总体发生率为23.3%,其中轻度为8%~23%,中重度一般低于2%。提高患者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认识,对避免重症的发生尤为重要。
什么是卵巢过度刺激?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在应用促排卵药物后,由于多个卵泡同时发育,雌激素的分泌量大幅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毛细血管上皮出现损伤,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液体出现外渗情况,引起腹水、胸腔积液等;同时,因血容量下降,血液黏稠,凝血功能障碍,易导致血栓形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人体对促排卵药物的过度反应。
哪些人容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一般来说年龄小于35岁,体重低、雌激素水平高、基础卵泡数目多(>20个)或多囊卵巢等患者在使用促排卵药物后容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而目前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主要方法是临床医生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促排方案及促排药物使用剂量。即便在这些措施下,仍有少部分患者发生。
发生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要立即去医院吗?
先不要着急,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按照严重程度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
01
轻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仅有腹胀、腹部不适,轻度恶心、呕吐等症状,卵巢增大<8cm。具有自限性,也就是说会自行好转,所以可不做处理,只要严密观察,是不会产生严重继发损害的。可以多喝水,多排尿,宜食用高蛋白质、高热、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剧烈活动。
02
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除轻度的腹胀、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外,B超会提示腹水,卵巢增大8-12cm。需要在门诊进行治疗,每天测量体重和腹围,超声检测腹水的增减和卵巢的大小,仔细评估情况,避免恶化。
03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轻、中度的症状及难以缓解的恶心、呕吐、严重呼吸困难、甚至昏厥、少尿或无尿,卵巢增大>12cm;实验室检测出现血容量改变。凝血功能异常和肾功能减退等。需要住院治疗。
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该如何做?
使用促排卵药物后做好自我监护,早期发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迹象,包括体重、尿量监测,平时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平和的心态,动作轻慢,避免动作大引起卵巢扭转;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虾、精瘦肉、蛋白粉、各类蔬菜水果等,少食多餐,如短期内出现腹胀或腹痛加剧、气短、尿量减少(24小时内尿量少于1000ml)、体重或腹围明显增加等情况及时到医院诊治。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二病区咨询电话:
0393-8960617
供稿:张培红